成化款青花瓷碗

近日据北美华人收藏家协会消息,著名央视鉴宝专家高阿申先生抛砖引玉,在基本确认一只“大明成化年制”款青花瓷碗的同时,给大家指出一些瓷器的鉴定方法和技巧,让读者开启鉴赏智慧。


高阿申先生在哈佛大学作讲座

尽管这只瓷碗已经破损,看起来古韵尤尊,尽显成化年间制瓷的皇家风范。其实,早在2017年10月28日于哈佛大学举办的学术讲座和鉴宝活动中,高老师就已经表明这件瓷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重视。

北美华人收藏协会藏成化款青花瓷碗

这件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圈款的青花栀子花卉纹碗,是北美华人收藏协会的一件藏品,在哈佛大学的讲座现场背景板上就有该碗的图片,非常醒目。当高阿申先生看到实物后,讲了三点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一、圈足上的“大明成化年製”青花款识一流,绝对到位;二、青花呈色为明代成化年间典型的“平等青”,青花料色到位;三、釉光柔和,釉汁晶亮莹润,釉质到位。凭这三点,就完全可以确认为成化真品。但是,高老师非常谨慎,当他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略显差异,一是圈足足端上的火石红(氧化铁红)色泽稍浓了一点;另外碗心内的此类窑渣现象十分少有。由于成化器罕见 ,尤其这类青花碗十多年前就有“过千万”的拍卖纪录,前几年又有过“过亿的”纪录。所以,为慎重起见,高老师当时表示,尽管如此,仍有上述二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讲学回国后高阿申先生进一步查阅了资料,并比对了一些圈足。认定这件“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器物非成化官窑瓷碗莫属。理由除上述三点外,关于氧化铁红和窑渣,均可以有较合理的解释。高先生认为,那是因窑温过高,而造成的窑焰气氛所致,使圈足涩胎上生成较浓重的氧化铁红和超常的高温(此碗的塌底现象便是佐证)产生较多的窑渣跌落于碗内。

高先生宣布此碗为成化官器的同时,考虑到前面提到的三点重要鉴别特征,认为窑工想作伪,难度相当高!为负责任,就得研究、琢磨透。高先生认为一般烧窑11个小时,降温也要十来个小时才能出窑。尽管作伪者可以提前打开炉门让冷风进入,产生釉裂(纹片),但是,窑渣需要事前布局,然后入窑烧制,就不会有呈现的自然老化特征。高老师仔细研究后,认为此类窑渣不像作伪。最后,高阿申先生非常严谨地说,上述分析只是抛砖引玉,他的个人己见仅供藏友思考,欢迎读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畅叙高见。


成化瓷器款识参考

北美华人收藏协会会长潘飞先生非常赞同高阿申先生的观点,赞美高老师的科学严谨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潘会长介绍,这只碗的胎土细腻,工艺尺寸也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一致。釉面非常莹润,画工流畅,青花料与成化年间的“平等青”料也完全吻合。从工艺上,与各方面相关人员探讨过,认为这件大明成化青花碗因为当时在窑炉的时候,由于匣钵里含有杂质,在高温下产生爆裂,让这只碗暴露在高温下产生底部坍塌,同时爆裂的匣钵部分小碎片跌落在碗里面,最终粘在略微“融化”的碗心里。关于圈足的火石红现象,经过高老师的分析以后,潘会长倾向于认可高老师的分析判断,可能是由于炉温过高(匣钵爆裂的原因)而造成的窑焰气氛所致,使圈足涩胎上生成较浓重的氧化铁红。


波士顿美术馆藏成化款青花瓷碗

明代成化款御窑瓷碗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美国亚洲艺术院院长王天齐博士得知消息后特地到北美华人收藏家协会观摩和研究此碗。此碗烧成之后碗心有窑渣,碗底塌陷变形,从王天齐博士过去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掌握的一些玻璃和陶瓷信息认为,刚出窑时碗应该是完整的,被窑工发现不合格,而被人为“敲破”处理。由于该碗的来源无法考证,又因为釉面氧化程度比较低,宝光不是很明显,在瓷碗破损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发现明显的变色或者老化的死亡气泡,王天齐认为应该值得大家进一步研究。另外,波士顿藏家翁建彬先生也提出碗中心的窑渣分布过於均匀也值得大家继续探讨。为了让世界各地更多的藏友学习参考,【艺术侦探】把这只珍贵成化款瓷碗的鉴定过程公布于此,便于大家进一步研究。

其后,高阿申老师在朋友圈中也进行了补充说明:

漏了一篇,今天发在我的朋友微信圈,并加了按语。见下:

这件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圈款的青花栀子花卉纹碗,是北美华人收藏协会的一件藏品。在哈佛大学的讲座现场背景板上就有该碗的图片,非常醒目。我当时看到实物后讲了三点:一、圈足上的“大明成化年製”青花款识一流,绝对到位;二、青花呈色为明代成化年间典型的“平等青”,青花料色到位;三、釉光柔和,釉汁晶亮莹润,釉质到位。凭这三点,就完全可以确认为成化真品。由于背景墙上有这件器物,我只能非常谨慎!尤其是见到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略显差异:一是圈足足端上的火石红(氧化铁红)色泽稍浓了一点;另外碗心内的此类窑渣现象十分少有。鉴于成化器罕见 ,而此类青花碗十多年前就有“过千万”的拍卖纪录,前几年又有“过亿的”纪录。所以,为慎重起见,我当时表示:尽管开门见山可以确认,仍有上述二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文物真伪,究竟由谁说了算?我认为,只能由器物本身说了算。即:器物所承载的信息清晰,让人可以摆出一、二、三条理由来,并与时代气息吻合,它就是真的,谁也骂不倒它;器物原本就属赝品,它身上的作伪与破绽,必会被有实战经验的专家一一识破,并一一道明。事实上,在鉴赏家眼里,文物的真与赝,历来泾渭分明、不带含糊。

纽英仑艺术学会欢送林卓成老师回国
纽英仑艺术学会的两位会长梅宇国和梅芬芳都出席了欢送会。他们感谢林老师多年在摄影上的教学与分享,也为林老师送上最美的祝福。梅宇国特别送上一副书法作品给林老师作为礼物。...
梅宇国讲“我与国粹书法在波士顿”
...
Leave a comment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浏览706